安全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安全工作 > 正文

教育部职成司关于做好2024年职业院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时间:2024-11-13    浏览量:

关于做好2024年职业院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切实做好2024年职业院校安全管理工作,维护广大师生健康安全,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压实安全主体责任。各地各职业院校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两个根本",统筹谋划全年安全管理工作。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坚持齐抓共管、协调联动,健全省、市、校三级安全管理体制,压实职业院校党组织书记、校长责任,落实"一岗双责",切实抓好学校安全管理工作。

二、排查化解风险隐患。各地各职业院校要巩固全国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 2023 行动成果,完善长效机制,落实日常排查和专项排查制度,做到关口前移、主动防范。各职业院校要提早部署开学工作,全面排查可能引发安全事件、突发事件的隐患和问题,建立台账清单,落实责任、落实人员、落实措施,逐条挂账销号,补齐短板、堵住漏洞。对宿舍、食堂、教室、实验(实训)室、运动场等重点场所,以及楼梯栏杆、宿舍床具、教学设施设备等,要进一步加大排查力度。要紧盯开学、寒暑假、重大节日、学生外出实习等关键时段,重点关注溺水、火灾、交通事故、校园欺凌和实习实训安全等方面,针对性采取防控举措。积极争取公安、城市管理、市场监管部门支持,加强校园周边综合治理。

三、严守意识形态安全。各地各职业院校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决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教育引导学生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各职业院校要开展专项教育,引导学生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辨别、防范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错误观点;加强对课堂、报告会、讲座论坛、研讨会、网络空间、校园文化环境等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规范夏(冬)令营、研学培训、社会实践等,坚持正确导向。积极争取公安、网信部门支持,完善协同机制,立体织牢意识形态安全网络。

四、做好流行性疾病防控。各地各职业院校要贯彻落实《关于做好冬春季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3〕27号)要求,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冬季学校流行性疾病防控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23〕34号)部署,坚持底线思维和多病共防,尽最大可能保障师生生命健康安全。各职业院校要加强疫情监测体系建设,督促师生做好日常防护和健康监测;强化日常健康教育,引导师生提高健康素养和自我防护能力;加强患病学生服务,做好线上线下教学有序衔接;做好物资储备,保障医疗和生活物资供应。

五、守牢食品安全底线。各地各职业院校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强化思想认识,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全面落实《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列入考核评价指标、纳入学校督导评价体系,督促本地区职业院校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落实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各职业院校要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学校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依法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规范承包经营行为,加强日常排查,严格对照各类标准规范,提供餐饮服务,切实保障在校师生饮食安全。

六、强化实验(实训)室安全管理。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实验(实训)室安全检查和督促整改工作,重点做好对易燃、易爆、易制毒、剧毒化学品及生物安全等危险源的管控工作。各职业院校要完善实验(实训)室分级分类和危险源管控分级管理体系,开展安全教育和演练,按照"全过程、全要素、全覆盖"的要求,切实排查和整改安全隐患。各地各职业院校要全面强化实验(实训)室安全人防、物防、技防措施,防范遏制实验实训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七、紧抓实习安全管理。各地各职业院校要贯彻落实《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健全学生实习工作具体管理办法,完善实习安全管理规定、实习学生安全保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制度性文件,特别要加强对跨省、涉外、特种行业、高风险行业的实习安全管理。各职业院校要深入考察学生实习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以及健康保障、安全防护情况,全面梳理、排查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会同实习单位做好整改完善;要加强对实习学生的指导和日常巡查,会同实习单位严格做好学生实习劳动保护和劳动安全、职业病危害防护工作,落实实习责任保险制度;遇有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安全等突发事件或重大风险时,及时调整实习安排或停止实习。

八、防范遏制校园欺凌。各地各职业院校要切实履行教育管理职责,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健全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对师生集中开展校园欺凌治理专题教育。各职业院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强化思想道德、法治意识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防范校园欺凌的意识;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联合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广泛开展"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全面排查、处置欺凌事件,完善治理台账,清理存量、遏制增量;畅通学生求助渠道,积极做好心理疏导。

九、加强安全教育管理。各地各职业院校要将安全教育贯穿全年,结合寒暑假、开学、学期中、实习季、就业季等不同时段的安全工作重点,针对性开展防范溺水、火灾、交通事故、自然灾害、食品中毒、欺凌、性侵害、网络诈骗、网络沉迷和安全生产、禁毒等方面的教育。各职业院校要在寒暑假学生离校前,集中开展一次安全专项教育和警示活动,落实到每一名学生;要深化家校联动,通过家长信、微信提示、家庭走访等,联系到每一个家庭,落实家庭管理责任;寒暑假期间,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及时发布安全提示。各职业院校要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早预警干预,防范自杀自物等情况发生;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强化应急置能力和应急响应效能。

我司将通过实地调研、信息技术手段等方式了解院各地各职业院校安全管理开展情况,对未按要求开展有关工作,引发严重安全事故或重大舆情的地区和学校予以通报。

上一条:教育部、国家消防救援总局联合印发中小学校、幼儿园消防安全十项规定

下一条:关于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全省校园安全专项督查工作方案的通知

返回顶部